欢迎访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选举成立大会、云南省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7年云南省功能神经外科新进展论坛

 为促进云南省神经调控专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全省人民,2017年8月6日至7日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推荐候选全体委员在昆明海鸥宾馆举行了第一届选举成立大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7年云南省功能神经外科新进展论坛。

神经调控广义的定义为在神经科学层面,用电或化学的方式,通过改变神经系统功能或状态而获得治疗效果的治疗模式。确切地讲,是一种通过植入或非植入式设备,利用电或化学手段,通过影响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递、兴奋、抑制或者调节神经元及神经网络活动等方式,最终产生治疗作用的方法。借助这些技术,人们从传统的切除性手术为主的神经外科,逐渐过渡到针对神经网络进行高度特异性神经功能调节及重塑的外科治疗模式。

8月6日下午,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举行第一届委员会选举大会。会议由云南省医师协会副秘书长杨凌主持。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委员84名,其中名誉主任委员1名,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8名,常委19名,顾问3名,秘书2名。

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性激活或调节的神经系统部分在神经外科与神经内科治疗之间建立起了沟通合作的平台和占有独特的一席之地。与外科手术相似,神经刺激以特异的解剖学定位点为靶点。但是,与外科手术不同的是,神经刺激可调节且可逆,同时刺激装置在必要时可以被关闭。神经刺激同样可以回避药物治疗带来的全身不良影响,当然它也有自己的一定副作用。神经调控的主要目标是获得手术或药物治疗无法达到的疗效。神经调控已经成为患者治疗的组成部分,并且被广泛应用于难治性运动障碍和癫痫的治疗。它预测会在精神疾病、疼痛治疗及诸如肥胖和睡眠呼吸暂停等多种疾病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广。与药物治疗相比神经调控疗法依从性更好,这一点有着固有优势,但常常被忽略。另一项潜在的优势是,神经调控的副作用情况与使用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或运动障碍治疗方案有所不同,为医生在治疗方案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患者和医生创造了疾病治疗的新机会。

1

(选举大会现场)

8月7日上午,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与会代表120余人。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云南省医师协会会长徐和平,云南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万泽,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昆华院长,云南省卫计委科教处黄兴黎处长,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副院长、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马以骝教授、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郝红伟教授、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新当选主任委员、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二科主任余化霖教授等出席了会议,云南省医师协会第一届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云南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万泽主持。

2

(成立大会现场)

会上,徐和平会长首先宣布第一届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选举结果,并和神经调控国家工程实验室郝红伟教授一起为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授标志牌。徐和平会长强调: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为从事神经调控相关专业的医师提供一个技术交流、经验共享、业务提高、规范培训、风险防范及维权的平台。希望通过交流平台提高患者的诊治水平、临床疗效、生活质量,造福更多的慢性病患者。

同时徐和平会长介绍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是云南省医师协会的第75个二级分支机构,目前在设的还有25个分支机构,已涵盖绝大多数专业领域,并希望神经调控专委会在余化霖主任委员的带领下,按照云南省医师协会的章程和对二级分支机构的管理要求,在全国和我省专家的支持下,积极创新地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和牢记中国医师宣言及中国医师道德准则,加强行业自律性管理,在规范医师的执业行为等方面进行有益的研究与探索,做好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等工作;开展功能神经调控医师的培训,积极推广神经调控新技术和新成果,促进功能神经调控医师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目标,发挥专业人才优势,积极开展专业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帕金森病、癫痫等疾病的预防和专业诊疗知识的知晓;举办专业学术会议,开展与国内和国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云南省医师协会组织的相关活动,完成协会和卫生行政交办的各项工作。

3


(徐和平会长发表重要讲话)

 

4

(徐和平会长和郝红伟教授为专委会授牌)

 

5

参会领导为专委会顾问颁发证书

 

6


(徐和平会长向余化霖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会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昆华院长表示,十分荣幸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主任委员所在单位,并会全力支持神经调控专委会工作的开展,同时详尽介绍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率先在云南省开展神经调控的工作,自2011年开始开展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以来,已为72名患者带来疾病治疗的新希望,同时去年11月开始开展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现已成功完成4例手术,有效减少了病患的癫痫发作频率和发作强度,为下一步治疗经验的累积和患者有效率的筛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会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疗效为导向,打造别具特色的卓越合作共赢的模式。相信在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和云南省医师协会的领导下,在各学科专家的团结努力下,云南省神经调控事业必将取得长足地发展。

7

(王昆华院长发言)

云南省卫计委科教处黄兴黎处长也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云南省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填补了我省医师协会的一项空白,为我省医疗事业的向前发展添砖加瓦。自1997年美国FDA批准DBS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以来,世界范围内DBS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出现了每10年近5倍的极快速增长。我国功能神经外科在科研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我省与全国的先进地区也存在差距,云南省医师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的成立目的和宗旨就在于始终致力于研究、探索治疗帕金森病、癫痫等疾病的技术和疗法,包括对神经内外科医生的规范化、精准化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并保持沟通、合作,希望通过先进的疗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造福更多的慢性病患者;我省神经调控技术资源分配不均,面对庞大的患者群体,具有临床、科研优势的神经调控中心需要形成,各成员机构中心间合作交流有益于优势互补,尤其有利于进行多中心临床研。在今后的工作中,专委会对外能与全国先进的团队技术最快的无缝对接,新技术新信息能够第一时间交流;对内能覆盖到全省,以点带面、教研结合、加强云南各区域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为全省神经调控的诊疗水平的提高保驾护航。

8

(黄兴黎处长发言)

新当选的主任委员余化霖教授在大会上表示:感谢大家的信任与支持,一定会努力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不断发展壮大神经调控专委会的队伍,筹备和成立的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不断进行改进,希望大家监督指导,并多提宝贵意见,之后专委会将不断吸收能够加强本委员会在此领域之能力的人员,通过教育和吸收新知识,不断促进此领域的发展,同时希望我们云南省医师协会全体成员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解决方案的探索之路上初心不忘、善始敬行。

9

(余化霖主任发言)

成立大会结束后,云南省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7年云南省功能神经外科新进展论坛正式开始。在主题大会之后,来自省内外的18位专家进行专题了讲座。此次会议内容丰富,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分享经验,交流学术的平台,到场专家受益匪浅。为全面提高神经调控专业医师队伍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8月7日晚,大会圆满落幕。

10

(学术年会暨2017年功能神经外科新进展论坛现场)

 

11

(委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