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了历时三小时,700 位患友在线参与的大型公益讲座。该活动旨在通过灵活高效的直播方式为大家开展健康讲座,并解答各位患者的疾病困惑。
参会专家
本场活动涵盖了IBD 患者妊娠生育相关问题、自我管理、疫情期间的防护和饮食注意事项等多个热点话题,提升大家对疾病的认识,也让更多的人认识IBD、提高健康意识。
本场直播设立答疑环节,患者参与度很高,积极在患友群接龙问题,直播间上线人数高达700 人,专家们很好的解答了患者的疑问。
患友群问题接龙截图
直播间截图
昆医大附一院IBD 团队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学组始建于20 世纪50 年代,由消化内科留学美国归来的姚蓬心教授首创,在学科奠基人姚蓬心教授大力倡导和带领下,1950 年在国内率先引进并开展硬式胃镜诊疗,随后在姚蓬心教授、陈耀明教授、文家蓉教授和贾友兰教授的共同努力下,于1973 年率先开展纤维胃、肠镜检查。
1987 年正式建立消化内科。为我省首批被教育部批准的消化病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经过历任科主任(文家蓉教授、周曾芬教授、段丽平教授、缪应雷教授)的不懈努力下,消化内科不断开拓和创新,现消化内科已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住院医师重点规培基地(内科学),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云南省分中心、云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云南省消化病研究所、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消化疾病创新团队、沈祖尧院士工作站等。科室IBD 团队在临床及科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我科接诊云南省90 以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每年开展2 项新技术应用于炎症性肠病的诊治,已成为云南省最大的肠道疾病诊治中心。同时在省内率先开展生物制剂及粪菌移植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建立了规范化的IBD 病例数据库及标本库,并通过QQ 群、微信群、电话随访、免费专病门诊进行慢病管理,规范的诊疗及良好的口碑吸引了大量省内患者。另外,科室积极开展了炎症性肠病的基础研究,近年来还集中云南少数民族存在菌群多样性的优势,为粪菌移植的患者寻找超级供体,提高粪菌移植的疗效,致力于相应基础成果的临床转化。已成为全国较有影响力的IBD 区域诊疗中心。
近年来,主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 项(其中重点项目1 项、面上项目2 项),省级项目20 项,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 项,三等奖11 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 文章70 余篇,其中2021年在Gastroenterology (影响因子:22.682)发表2 篇论著,2020年在Cell Host & Microbe(影响因子:21.023)发表1 篇。出版专著20 余部,专利 10 项。
MDT 团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