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助推核医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增放射性核素68Ga及177Lu的使用评审

 随着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专业业务不断发展及前沿需求增加,为更好满足及提高云南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提高医院精准靶向诊疗水平。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申请新增放射性核素89Sr、68Ga/68Ge、177Lu、11C、13N等的使用,并于2021年11月7日由第三方深圳市瑞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主持召开《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核素增量增项预评价报告书》技术评审会。特别邀请国家级及省级疾控专家及相关专业专家参与评审,院方资产管理部及核医科参会。

11

 

12

 

评审会首先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朱高红主任介绍本次申请放射性核素89Sr、177Lu、68Ga/68Ge、11C、13N等的目的。其中包括治疗用放射性核素89Sr、177Lu和正电子PET/CT/MRI诊断用68Ga/68Ge、11C、13N。治疗用放射性核素89Sr主要用于前列腺癌、乳腺癌及肺癌等的骨转移治疗,是消除成骨性骨转移及转移癌性骨痛止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177Lu由于其β-粒子能量相对较低,在组织中的平均射程为670μm,在对病灶发生辐射作用时对骨髓抑制较轻,比其他治疗核素更安全。国外临床实验显示,由于具有优良的放射性物理特性,177Lu标记的多个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2018年1月26日批准了Lutathera(177Lu dotatate),其用于治疗一种影响胰腺或胃肠道的癌症,称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这是放射性药物或放射性药物首次被批准用于治疗GEP-NETs。另外临床目前较多应用其标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形成177Lu-PSMA进行临床前转化研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因177Lu同时还发射r射性,可同步行SPECT检查,实现诊疗一体化方案。正电子诊断用放射性核素68Ga/68Ge、11C、13N等是目前临床应用于肿瘤最多的18F-FDG的最前沿补充的,后两者主要应用于非肿瘤性病变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病变。其中68Ga/177Lu–DOTA的联合使用可用于评估肿瘤的治疗效果。以上放射性核素的审批将填补云南省核医学使用此类放射性核素的空白。

随后,由评价机构对本项目概况、建设工程分析、辐射源项分析、放射性防护措施评价、辐射检测评价、辐射危害评价、应急准备和响应、辐射防护管理、结论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汇报。

最后,由国家级专家云南省疾控中心武国亮主任带领的专家组对评价报告书进行技术评审并给出专家组评审意见。专家组一致认为根据专家组意见修改完善报告书后,可依程序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和备案。专家组也一致认为国内核医学事业发展迅速,但是云南省内放射性药物研发和临床转化却相对滞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云南省内首家申请使用核素177Lu、68Ga/68Ge、11C、13N的医院。希望通过此次评审会推进云南省内放射性药物临床前转化及应用的发展,为云南省填补空白,为全省人民健康安全添砖加瓦。


 


 

撰稿人:陈礼林

审稿人:朱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