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昆医大附一院多学科协作完成高难度动脉导管结扎术,780克早产儿获“心”生

2025年5月13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主任陶杰团队(陶杰主任医师、黄宏波主治医师、孙青主治医师)成功为一名体重仅780克的早产儿实施动脉导管结扎术,该患儿体重为医院新生儿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最低体重。这名胎龄仅26周的早产儿因动脉导管未闭(PDA)引发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经心脏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联合救治,最终转危为安。  

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的隐形杀手

PDA1

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肺动脉与主动脉之间的正常通道,通常在出生后数日内闭合。若未闭合,血液会异常分流至肺部,导致肺充血、心功能不全,甚至引发心力衰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致命并发症。早产儿因发育不成熟,PDA发病率显著升高,体重越低风险越大,极低体重儿发病率可达66%。  

生死博弈:手术挑战与多学科协作

PDA2

该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呼吸窘迫、无法脱离呼吸机,心脏超声显示动脉导管直径达3毫米,肺循环严重充血。药物治疗无效后,医院新生儿科、心脏外科、麻醉科迅速组建团队,制定手术方案。由于患儿体重极低,麻醉耐受性差、术中体温维持困难、术后循环管理复杂,每一步都考验着医疗团队的技术与配合。  

陶杰采用微创左侧开胸术式,精准结扎导管,全程仅耗时20分钟,失血量不足2毫升。术后患儿转入监护室,心肺功能显著改善,近日体重稳步增长至900克。  

专家观点:技术突破与生命曙光

陶杰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展现了医院在危重症新生儿救治领域多学科团队的综合实力。”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动脉导管结扎术已逐渐应用于超低体重早产儿,昆医大附一院已完成此类超低体重幼儿手术近10例,均取得良好疗效为更多家庭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