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白居易”。2018年7月2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呈贡病区,护士们收到了一份无比诚挚的感谢。一条写有“精心护理,胜似亲人”字样的锦旗被送到了护士们手中,随之而来的,是连连发自内心深处的道谢声和几近声泪俱下的诚挚谢意。文化程度不高的她,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那句“谢谢你们”。
(图为护士收到患者及家属的感谢锦旗)
这名道谢的人,患有小儿麻痹症,因为身体状况不佳,一直无法生育,丈夫是一名不曾识字念书的老实本分的农民,同时还需照顾身为残疾人的老母亲,家境十分艰难,在2010年他们还收养了一名8个月大的弃婴女孩。多年来,即便经济困难,生活不易,但一家人都过得很快乐。然而就在今年3月,长大后十分懂事的小女孩,左眼突然看不清东西,辗转多家医院的检查结果显示都为:颅咽管瘤;垂体功能低下;左眼失明。在被告知治疗难度大,拒绝收治的情况下,最终,孩子住进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除却治疗难度大这样一座大山,还有对贫困的一家人来说高额的治疗费用,生活的磨难,几乎要把一家人压垮。幸运的是,一家慈善机构协助发起了社会救助捐款项目,为尽量筹措到手术费用,我科医护人员在爱心捐款之余,纷纷协助转发求助捐款信息,以求滴水成多,聚沙成塔,以献绵薄之力。
(图为我科医护人员协助播散捐款信息)
综合患儿的各方面情况,提交全科医护讨论后,在6月12日,患儿顺利完成了颅咽管瘤切除术。在随后的术后恢复期,医护人员们给了极尽的关怀,在护士们的精心护理下,患儿的术后恢复良好。患儿的父母亲对我科医护人员表示了十分的感激,于是就有了开篇的那样一幕。出院当天,虽然由于病情进展,患儿的左眼仍然无法视物,但头痛情况得以明显改善,最重要的是,在她大脑里最为可怕的那枚名叫“颅咽管瘤”的炸弹,已被解除!
(图为患儿术后恢复期)
中国传统佛教文化中,宣扬“慈悲为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传统的中医文化中也一直告诫人们要一直保有“医者仁心”。传统的影响力直至今日的利他主义、以患者为中心等等理念,现今的医护们一直坚守着“慈悲”与“仁心”,这其实就是爱心与善意啊!就让我们用这样的一份爱心与善意,在这条医者之路上,一直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