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阿尔茨海默病突破性新药——仑卡奈单抗在神经内二科完成院内首次应用

2024年7月10至11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顺利开展2例阿尔茨海默病(AD)靶向药物(仑卡奈单抗)治疗,这是该药物在院内的首次应用,标志着医院在阿尔茨海默病精准治疗领域迈入了崭新时代。

本次接受新药治疗的分别是一名85岁和一名73岁的女性患者,两位患者都发现反应力明显减慢、近年来记忆力明显减退、重复问同样问题的症状。经过检查,医生确诊2位患者均是阿尔茨海默病,符合新药治疗适应症。在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后,医生为他们开启仑卡奈单抗注射液治疗。

神经内二科主治医师王芳、朱杨帆介绍,仑卡奈单抗是20年来全球首个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完全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是一种抗β淀粉样蛋白(Aβ)的IgG1单克隆抗体,可有效清除脑内沉积的β淀粉样蛋白,发挥疾病修饰治疗的作用,延缓疾病发展过程。该药2023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2024年1月9日,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用于治疗早期阶段的阿尔茨海默病,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阶段或轻度痴呆阶段的阿尔茨海默病。专家们认为该新药的上市,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变革,这一转变不仅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疗希望,也为整个AD治疗领域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神经内二科副主任杨兴隆表示,目前国内首批用药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整体满意度较好,一项大型全球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药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患者用药3个月即明显降低Aβ负荷,18个月有效缓解疾病进展27%;60%更早期患者实现病程逆转。药物治疗周期为18个月,每两周静脉注射一次,用药剂量随患者体重不同而不同。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口服治疗药物可以同时使用。

神经内二科副主任聂志表示,阿尔茨海默病传统治疗手段主要集中于症状的缓解,而非疾病的根源,即“治标不治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治疗效果,而仑卡奈单抗的引入从根本上转变了治疗策略理念,给患者带来了福音和希望。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持续升高,目前我国患病人数近1000万,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重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改善预后极为关键。

神经内二科全体医护表示将继续深入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优质诊疗服务。

图片1

                                                                                                                                 神经内二科

                                                                                                                                2024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