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2022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6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及时接种疫苗,保障生命健康”。

41

 

预防接种小知识

一、儿童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

婴儿出生后,离开了母体,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受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增多,特别是易患麻疹、流脑、结核、百日咳、小儿麻痹症、白喉、乙肝等各种传染病。而婴幼儿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发育还不完善,抵抗疾病的能力很低。染病后,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甚至还能危及生命。接种疫苗可使儿童体内产生抵抗相应疾病的抗体,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所以,儿童必须进行预防接种。


 

二、预防接种后要过多久才能产生免疫力?

预防接种后,人体产生免疫力需要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疫苗的种类、接种次数、接种途径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一般疫苗初次接种后约需1-4周才能产生免疫力,但免疫力弱,维持时间短,而再次接种后,可在一周左右产生有效的免疫力,且免疫力强,维持时间较长。因此一定要按规定完成接种次数。

42

 

三、什么情况下儿童不宜接种疫苗?

儿童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均不宜接种或暂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在治愈后再接种;

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因为发热可能是流感、麻疹、脑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接种会加重病情。所以,应病愈后再接种;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不易接种。他们体质较差,有病的器官不能再增加额外的负担;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也不宜接种;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他们形成免疫力的原料缺乏或免疫器官功能不全;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不宜接种。因为疫苗中含有微量过敏源,对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会发生过敏反应;

大便每天超过4次的腹泻儿童,不易服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腹泻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为病毒感染所致会干扰疫苗产生免疫力。


 

四、接种后可能出现哪些反应?

疫苗是由细菌、病毒或它们的代谢产物经减毒或灭活制成的,比较安全,但是,疫苗对于机体来说毕竟是外来物质,接种到人体内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反应。

接种疫苗后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或发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只需适当休息,多饮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它疾病就可以了。对较严重的局部反应可用清洁毛巾热敷,每日4-5次,每次10-15分钟可以帮助消肿,减少疼痛。但接种卡介苗后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对于较重的全身反应,可采取对症治疗,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要及时到接种点或其它医疗单位处理。

 


 

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①接种注射疫苗后应当用棉签按住针眼几分钟,不出血时方可拿开棉签,不可揉搓接种部位。

②接种完疫苗以后不要马上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30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出现高热和其他不良反应,可以及时请医生诊治。

③接种后让宝宝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引发其他疾病。

④接种疫苗的当天不要给宝宝洗澡,还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⑤口服脊灰疫苗后30分钟内不能进食任何温、热的食物或饮品。接种百白破疫苗后若接种部位出现硬结,可在接种后第二天开始进行热敷以帮助硬结消退。

⑥接种疫苗后如果宝宝出现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烦躁、哭闹的现象,不必担心,这些反应一般几天内会自动消失。但如果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长,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