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基于皮肤黏膜损害的艾滋病早期诊疗体系的创建与应用”培训班于2020年11月05日-06日在楚雄州雄宝酒店成功举办,本次学习班由云南省卫生健康委主办,遴选2019年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项目“基于皮肤黏膜损害的艾滋病早期诊疗体系的创建与应用”作为唯一全省推广应用项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受云南省卫健委委派,指派李玉叶团队一行赴楚雄进行向全省进行经验分享及成果推广。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李克林处长、楚雄州卫生健康委普联珊副主任、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李玉叶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专家团队从不同角度对项目的形成、发展历程及研究城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授课。项目负责人李玉叶教授讲授了“基于皮肤黏膜损害的艾滋病早期诊疗项目设计、实施、成效、团队成长历程及早期诊疗体系的创建与应用”、“性病遇上艾滋病的困境与对策”、“艾滋病相关皮肤粘膜损害疾病谱及免疫状况直观评估体系建立”、“基于皮肤粘膜损害的艾滋病早期诊疗体系的创建与应用”;真菌学专家李红宾教授分享了“通过皮肤黏膜损害线索早期诊断艾滋病相关机会性真菌感染”;董天祥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以临床病例为基础讲授了“如何通过病毒性、炎症性皮肤病早期诊断艾滋病”,并结合自身援非经历对“援非医疗成果—中非携手共抗艾滋病 ”进行分享;况轶群副教授讲述了“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关键发病机制研究”;唐俊婷博士针对 “艾滋病合并药疹死亡高危因素及机制研究”进行介绍;本次培训班覆盖全省16个地州,来自100余家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的150余名医护人员到现场参会。
“基于皮肤黏膜损害的艾滋病早期诊疗”科技成果创建了以皮肤粘膜损害为线索早期发现艾滋病的诊断体系,为解决目前世界范围内艾滋病病人(传染源)发现困难这一瓶颈问题提供了新方法;本次培训班旨在转化、推广该成果,增强一线医务人员、疾控工作者早期诊断艾滋病的敏锐性,提高通过皮肤黏膜损害线索诊断艾滋病的临床能力,为患者赢得宝贵的诊疗时机,对艾滋病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开幕式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