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病毒性肝炎是人类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危害十分巨大,是我国导致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我国今年主要的宣传主题为“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的危害”。肝炎病毒主要的甲、乙、丙、丁、戊五种,对于不同的肝炎病毒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首先介绍病从口入的甲肝和戊肝,这两种病毒都是主要通过手口途径传播,虽然两者导致重型肝炎的可能性都不大,但是还是存在发生重型肝炎导致死亡的可能,并且妊娠晚期感染戊肝还可能导致孕妇的死亡,以及胎儿的感染。对于甲肝及戊肝的预防措施,首先肯定是加强饮食卫生的管理以及粪便的管理,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自我防护的主要措施。还有就是接种疫苗,现在已经有甲肝和戊肝的疫苗接种。甲肝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减毒活疫苗18月龄以上均可接种,接种1剂次。灭活疫苗儿童可在18月龄和24月龄各接种一剂。戊肝疫苗对于16岁以上人群可采取0-1-6的接种程序进行接种。
剩下三者都是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首先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众所熟悉的乙肝,它是慢性感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6岁以下的儿童也是其主要的易感人群,所以新生儿出生后就建议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并按照0-1-6的免疫程序进行全程接种,建立良好的保护屏障。儿童青少年时期以及成年人可以通过定期检测抗体水平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强化免疫,乙肝疫苗的接种可以大大降低乙肝的患病率。
而经常与乙肝病毒伴行的是丁肝病毒,它由于无法独立复制所以都是与同是血液传播的乙肝病毒同时出现,往往容易导致急性重症肝炎的发生。还有一个就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丙肝病毒,它由于潜伏期长、症状不明显很容易早期被忽略,但是它与乙肝病毒一样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主要病因。丙肝病毒虽然没有疫苗,但是90%以上患者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后是可以彻底治愈的,所以对于丙肝的防治重点就是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强化对于肝炎的宣传教育,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鼓励高危人群主动检测,进行规范化治疗,消除肝炎,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