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完成3例房颤冷冻 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手术,手术由心脏内科孟照辉主任带领的心脏电生理、 结构及超声团队联合麻醉科等多学科共同协作完成,介入中心的两个导管室同时开放,历经五小时。此次手术,填补了云南省在房颤“冷冻消融+左心耳封堵术”领域的空白,为云南省房颤综合有效防治迈出了重要一步。
图为:手术过程画面
此次手术,邀请到了德国著名心血管专家余江涛教授莅临中心进行学术交流。余教授现任德国 Helmut-G.-Walter 医疗中心心血管内科医院院长兼高级医 师总管及心导管室主任,为当今国际左心耳封堵术的顶级大师,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有经验的左心耳封堵术术者之一,中国常规开展左心耳封堵技术的引路人和启蒙老师。同时,余教授受聘于云南省高端外国专家昆医附一院心内科工 作站,是云南省政府重点引进的高端外国专家。
图为:余江涛教授高端外国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心内科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我国的房颤患者约1400万。房颤的第一大危害就是容易引发卒中(中风),而且,房颤引发的中风常常是大中风,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心房颤动的患者与没有房颤而其 他情况都相似的患者相比,中风风险增高达 5 倍,是所有心血管疾病中(包括 心衰、高血压、冠心病等)最容易导致中风的疾病。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两方面:恢复窦律和预防血栓。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血栓预防。
冷冻消融是研究人员继射频消融之后发明的心律失常治疗新技术。其原理 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热量,使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从而减除心律失常的风险,恢复窦性心律。
图为:冷冻球囊消融手术过程画面及DSA影像
左心耳封堵术是通过闭合房颤病人血栓发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从而降低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临床研究表明:发生血栓栓塞性事件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血栓来源 90%来自于左心耳。因此,左心耳封堵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的血栓预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隔离左房与左心耳,达到预防左心耳内血栓脱落引起中风的目的。左心耳封堵术后45天左右封堵器内皮化完全后,2-3月即可停止服用口服抗凝药,减少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
图为:左心耳封堵术中心耳造影 DSA 影像及食道超声影像
相比传统的射频消融,冷冻球囊消融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手术时间 短、复发率低等优势,房颤冷冻球囊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策略兼顾了节律控制与卒中预防两个方面,而且一次手术两个目的,在减少患者痛苦的 同时,也能节省费用、减少医疗资源投入,是一个双赢的治疗理念。
图为:手术间歇与余教授进行学术交流
房颤的综合防治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合作。房颤卒中的防治工程任重道远,此次昆医附一院心脏内科联合多学科完成的 3 台“一站式”手术,拉开了云南 省房颤治疗新策略的序幕,也将在未来砥砺前行!
图为:手术过程画面及心超室王钰主任在操作食道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