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夜遗尿
预防保健科
正在加载浏览次数……
尿床,对于儿童,医学上称为“儿童夜遗尿”。定义是指年龄≥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尿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仅发生夜间尿床而白天不伴其他任何症状,如尿频、尿急、尿失禁等,另一种是除夜间尿床外在白天还伴有其他下尿路症状。
小儿夜遗尿症是如何形成的?目前所知的相关因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遗传因素,若父母一方患此症,出生的婴儿有50%的机会患病,如果父母双方都患过此症,孩子的患病机率可增加到75%。其次是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完善。婴幼儿身体生长迅速,而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方面孩子睡眠深沉,当膀胱中有尿时,尿意在睡眠中不能及时传达给大脑;另一方面大脑也不能及时发出“醒来”的命令,这些孩子夜间遗尿前常常做梦找厕所,最终就“床”解决。第三,人脑中分泌一种能使尿变浓的激素,叫利尿激素,一部分孩子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相对不足,导致尿浓缩功能受影响,儿童夜间尿多,再加上不能及时醒来去厕所而尿床。
夜遗尿症是一个要求医生、患者与亲属全面配合,结合药物治疗、生活管理、心理治疗及功能训练、遗尿报警器、膀胱训练、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方法,才能真正起到效果。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推荐的对症药物是醋酸去氨加压素类药物,同时还可以配合夜间叫醒、控制睡前饮水等行为矫治和诱导、沟通等心理治疗,另外还有家长特别注意的是避免说教、训斥以及在人前提起孩子尿床的话题,以免刺激孩子的感情。
发布时间:2017-07-06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