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我院王昆华院长带领罗应伟副院长等一行8人,邀请云南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杨生超教授、字淑惠教授两位药材种植专家和云南白药集团杨成钧副总经理一行,共赴昭通巧家药山镇开展挂包帮,调研指导药材种植技术,助力云南医药精准扶贫。
王院长一行首先前往药山镇半菁村一一看望了各级干部帮扶对象,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并同村民和当地领导进行座谈,总结前期扶贫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工作计划。
附一院近两年来尽一切努力,协调各方资源与力量,给药山镇送医、送药、送器械,建立县/乡/村远程会诊,实现医疗扶贫;帮扶学校,培训教师,实现教育扶贫;奖励优秀学生,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实现智力扶贫;引进新兴种植技术、信息技术实现科技扶贫;引进资金兴修道路,实现项目扶贫;尤其是去年携手云南白药集团,在实地考察调研后,签订合作协议,集团免费提供种子,种植200亩黄草乌,一年后长势喜人,云南白药集团进一步与当地签订25吨购销合同,实现了产业扶贫!
本次赴药山,医院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邀请农业大学专家实地考察药山药材种植情况。根据药山镇气候、海拔、土质、野生药材生长情况、劳动力情况、药材市场供需情况及产出效益比等因素,在黄草乌种植基地之外,杨教授推荐了臭参、党参、前胡、秦艽、续断等名贵药材种植,并制定了从选地、种植、质量控制,到回购、技术培训一条龙的帮扶计划。云南白药集团杨总提出今后要进一步帮助当地自主培育,留种,以减低该产业长期发展运作的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当地政府感慨的用“感谢、感动、感恩;支持、配合、服务;肯干、实干、巧干”表达了对医院多方位扶贫工作的感谢和承诺。
最后王昆华院长说,扶贫攻坚是国家政策方针,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文明程度达到一定高度的要求和趋势。附一院对昭通药山镇半菁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后将进一步利用医药这一云南省重点特色产业,解决技术难题,展开体系化帮扶的同时,继续医疗、科技、教育等多方位扶贫。相信,2020年的脱贫目标不再遥远,药山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