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抗癌协会继教与科技服务部、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协作组主办,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第三期肿瘤遗传咨询培训班”,于2017年7月23日在昆明隆重开班,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王昆华教授、云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谭晶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协作组秘书长贾淑芹教授、华南遗传性结直肠癌协作组副主任委员丁培荣教授莅临现场做大会致辞。
王昆华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在大会致辞中王昆华院长表示,肿瘤和遗传关系密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在遗传的基础上,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云南也是肿瘤的高发地区之一。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得到了较大进步。而如何把新的技术应用好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此次肿瘤遗传咨询培训班的目的是提高肿瘤医生的诊治水平,同时使患者和家属得到更多的受益。本次培训班的课程安排很丰富,包含了不同学科以及不同领域,相信通过此次培训班一定能提高云南省肿瘤医生的诊治水平,也帮助大量的肿瘤患者和家属,最后预祝本次培训班圆满成功。
谭晶教授
云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
谭晶教授首先代表云南省抗癌协会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同时表示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因为遗传性肿瘤发病率不是特别高,所以既往临床医生关注的比较少,此次肿瘤遗传咨询培训班是云南省第一次举行该学科学术会议,相信此次培训班必将会促进医生和大众对此类疾病的关注,并最终提高我省医生对此次肿瘤诊疗和防控的能力。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为我们国家的肿瘤防治做出贡献。
贾淑芹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协作组秘书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常务副主任
贾淑芹教授代表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协作组主任委员季加孚教授向大家热烈祝贺2017年第三期肿瘤遗传咨询培训班总第六期培训班开班。随着我国肿瘤诊断治疗水平的逐年提高,在很多瘤种的诊治方面我们都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但是在遗传性肿瘤诊治以及肿瘤遗传咨询方面,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还是比较晚,相对于西方国家已经开展了20多年的工作,我们相对落后,虽然我们没有全面普及,但是我们依然有很多教授在既往已经研究了很多年,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们,感谢您们的不遗余力。家族遗传性肿瘤在中国才刚刚拉开大幕,是非常新鲜的事物,目前我们已经召开了6期培训班,每期130人左右,所以现在持培训结业证书的人数还未超过1000人,但看到学员们的努力,我们相信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丁培荣教授
华南遗传性结直肠癌协作组副主任委员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科主任医师
丁培荣教授首先代表华南遗传性结直肠癌协作组祝贺肿瘤遗传咨询培训班顺利召开。他表示遗传性肿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上周参加国际遗传性胃肠肿瘤的会议时展示中国遗传性肠癌的数据,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但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跟世界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正是我们做这个工作的意义所在。遗传性肿瘤与散发性肿瘤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抽出5%-10%的时间来做一点工作,就会对患者产生很大的影响,为这样的家庭带来福音。但这一类疾病发病率低,而且非常复杂,这样就需要有区域带头单位带领大家做这样的事情。去年成立了华南遗传性结直肠癌协作组,在广东省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文亮教授团队也很早开展了此类的工作,意义非常重大。在此类疾病知晓度的提高上我们也逐渐取得了一些成绩,使很多患者和家族成员摆脱了认知程度不够而导致的影响。
李文亮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
最后,大会主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文亮教授表示遗传性肿瘤这一块的工作在中国刚刚起步,2017年第三期肿瘤遗传咨询培训班能够在云南举办,是我们边疆地区的福音。
随着致辞结束,丰富而充实的授课正式开始,首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赵秀丽教授从医学遗传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系谱和系谱分析、基因遗传疾病等方面向大家传授医学遗传学基本知识;接着介绍肿瘤遗传学基本知识,跟大家讲解肿瘤的遗传性及肿瘤的遗传基础。通过赵秀丽教授的授课,为大家普及医学遗传学和肿瘤遗传学的相关知识,让大家从基本概念上掌握遗传学和肿瘤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应建明教授给大家讲解基因组学及分子检测,应建明教授从基因组学的发展历程开始介绍,说到DNA的分子检测技术是目前最成熟、也是发展最快的技术,详细跟大家描述了基因检测技术原理、流程及临床应用。最后跟大家分享了遗传咨询的一般流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BRCA1/2检测流程及最新肿瘤遗传分子检测专家共识。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胡震教授跟大家分享了遗传性乳腺癌研究进展及ASCO对于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的建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温灏博士在讲解家族性遗传性卵巢癌的诊治及家族预防内容时,给大家总结:多种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及肿瘤易感基因与卵巢癌的发病相关;非粘液性卵巢癌均应接受BRCA检测;上皮性卵巢癌均应考虑接受多个卵巢癌遗传易感基因检测;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手术能够降低80%的卵巢癌发病风险及50%的乳腺癌发病风险。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丁培荣教授作了题为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风险管理临床实践的授课,授课内容包括:遗传性肠癌的筛查策略、家族风险管理、遗传咨询门诊经验分享等。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贾淑芹教授着重给大家讲解了遗传性胃癌综合征相关知识及家系图绘制、检测结果分级风险分析、风险管理及随访的内容。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张海梁教授讲到遗传性泌尿系肿瘤诊断及家庭预防相关知识中,给大家详细介绍了遗传性前列腺癌、遗传性肾脏肿瘤、遗传性膀胱肿瘤、遗传性睾丸恶性肿瘤患病基因、发病特点、诊断方法、监测和随访。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嵇庆海教授的讲题为遗传性甲状腺癌与遗传咨询,从甲状腺癌发病现状、遗传性甲状腺癌研究现状、我国遗传性甲状腺癌研究进展三个方面,层层推进,讲解我国对家族性甲状腺癌的重视不断加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娟教授从心理层面向大家传授肿瘤遗传咨询中心理沟通技巧及案例分享。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张濛博士授课内容为测序数据分析与报告解读,向大家介绍了数据分析中常见的错误来源,尽量减少大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张凯教授授课内容为分子检测在肿瘤早诊筛查中的应用,指出不同MMR基因突变携带者在对各种LS相关肿瘤的监测中应有所侧重并给出综合建议。
最后,华大基因的何毅敏博士向大家介绍NGS实验室建设、管理以及临床应用,并进行案例分享。
本期培训班授课专家们分享了丰富的临床案例、宝贵的工作经验和现有的工作成果,给学员们带来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学员们也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积极主动学习,受益良多,大家在促进学科交流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每期培训班的学习碰撞更多的火花,创造更多的新成果,一步步共同推动我国家族遗传性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