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个“世界昏迷日”,今年的主题为“精于医术,诚于医德”。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昆医大附一院)为响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障碍分会、中国康复学会颅脑创伤康复委员会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分会昏迷与促醒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昏迷促醒学组“世界昏迷日”,积极开展“唤醒新希望”的活动。昆医大附一院创伤中心于2023年3月20日开展了“唤醒新希望,让生命美丽绽放”——昏迷促醒患者座谈会。
脊髓电刺激技术又被叫做“血管起搏器”“脊髓起搏器”“镇痛起搏器”,是通过微创手术将电极放到患者脊髓硬外膜间隙,借助微弱电流刺激脊髓感觉神经,达到治疗疼痛、修复神经血管等的一种神经调控方法,常用于慢性、顽固性疼痛治疗,近年来也被用于严重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昏迷促醒。
2020年9月,昆医大附一院率先开展脊髓电刺激促醒技术,到目前为止,由昆医大附一院创伤中心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科、营养科等多学科组成的昏迷促醒团队已为9位昏迷患者开展了脊髓电刺激促醒术,其中4位患者已成功醒来,生活基本自理,精神状态良好,家属对治疗效果满意;其余5名患者还在积极治疗中。
座谈会上,患者家属范先生分享了他爱人通过脊髓电刺激促醒技术醒来的故事。范先生的妻子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后,陷入重度昏迷。昏迷数月后,范先生的妻子转入昆医大附一院,接受脊髓电刺激治疗。术后两个多月,范先生的妻子苏醒过来,并能够回应家人的呼唤,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现在,她已转入康复医院接受治疗。范先生说:“前几天给妻子讲笑话,她笑了,女儿特别高兴。”
创伤中心神经外科龚会军主任举例说明,来自贵州六盘水市的患者罗小芳(化名)49岁,女,2021年8月因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11月3日,在局麻下为他实施了脊髓电刺激手术(SCS)。手术通过在颈髓C2-C5水平硬脊膜外放置刺激电极,脉冲刺激经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传至大脑皮质,增加脑的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及脑血流,促进兴奋性递质的释放,增强意识冲动及脑电活动,昏迷3个月后,促进患者苏醒。
会上,老年ICU主任杨吉林教授、神经内科主任韩雁冰教授、康复科孙瑜教授分别就昏迷患者的促醒治疗做了精彩的学术演讲。
最后,龚会军主任总结指出,本次座谈会的圆满举办让更多人了解到脊髓电刺激技术运用于昏迷促醒。昆医大附一院昏迷促醒MDT团队将运用脊髓电刺激技术造福更多昏迷病人,为人民健康、为健康中国贡献新思维、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