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我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运营一年后技术成熟,全方位服务我院临床科室

 2017年6月13日,在我院领导大力支持下,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基础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完成了首例收费患者的PET/CT检查,顺利完成正电子制药、接诊、问诊、计费、注射、检查、图像传输、处理及报告书写等全部流程,全方位投入使用。这填补了我院在PET/CT影像检查的空白,是我院综合实力飞跃的一个重要标志,为各临床医技科室搭载核医学科PET/CT分子影像平台,从医疗、科研和教学等各方面做出更出色的成果。

运营初期,由于我院PET/CT中心由零到有,为云南省第三家PET/CT中心,在人员储备上,尽管科室先后选派8人次到省外开展PET/CT最早的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华西医院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但相比省内开展较早的解放军昆明总医院和肿瘤医院还有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实践、磨练及提升以熟练掌握PET/CT诊断、制备药物及操作仪器。在过去的一年中,在朱高红主任和新一届以赵继华支部书记为首的党支部卓有成效的领导下,核医学科大力培养年轻技术人才,科室人员勤学奋进,实现引进人才和新进技术骨干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报告由具有14年PET/CT诊断经验和引进博士的成熟技术人才把关,实现报告初审、主任终审双重把关,文献检索与病例阅片相结合,频繁举办科室学术活动等方式,夯实了核医学科PET/CT中心技术骨干,大大缩短了核医学科PET/CT中心人才培养时间。经过一年多的快速发展,完善了PET/CT检查的流程和检查规范,一方面使我院PET/CT报告的准确性有大幅提高,更好的为我院临床科室服务,另一方面拓展了科室业务,PET/CT检查病人量由最初的一个月50人,发展到如今每个月近300人,为省内多个研究机构(昆明医科大学神经所、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抗衰老及干细胞研究所)和院内神经科、精神科等开展了多项基础研究工作,大幅度提高了我院的综合实力。而我院核医学科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考核基地,使我院核医学科在云南省的学术地位日显突出,相信不久的将来,我院核医学科作为云南省核医学界的领头羊,将会带领云南省的核医学事业蓬勃发展。

1

核医学科PET/CT举办的教学阅片活动

PET/C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可以探测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在机体内分布情况。能将功能性信息与解剖学信息进行全方位融合,达到同时反映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形态结构,从而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我院引进的PET/CT设备是美国GE公司最先进的Discovery PET/CT Elite,配备有64排128层的螺旋CT和独立产药系统-GE公司回旋加速器正电子药物合成分装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在有丰富诊断和治疗经验的专家团队下,能够充分发挥该设备的最大诊疗价值。

临床应用

1、PET/CT在肿瘤疾病方面的应用: PET/CT适用于大多数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肿瘤的分期、再分期以及全身情况的评估;各种治疗手段前后疗效评估及肿瘤转移灶的全身监测;对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肿瘤可以进行原发灶寻找或全身转移情况判断;对病人适形调强治疗起到首要的指导作用。

2、PET/CT在神经精神疾病方面的应用:可以完成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癫痫患者的术前定位;Alzheimer’s病(老年性痴呆)诊断;精神疾病(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厌食症等)的评估;脑外伤后脑代谢状况评估;其他脑代谢功能障碍判断(煤气中毒等);脑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等。

3、PET/CT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可用于评价心肌血流灌注、心肌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和心脏受体功能等,尤其在判断缺血心肌是否存活具有极大的优势,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宝贵的临床信息。

4、基础研究: PET-CT将PET与CT完美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 定位精确等特点。因此常被用于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探究,有“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及其所用放射性药物有“世纪分子”的美称。  

 

检查时间:常规开机时间周一至周五,特殊情况(设备维护或节假日)另行通知。

科室联系电话:0871-65395769或65324888转PET-CT中心

地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PET/CT中心(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95号,院本部三号楼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