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15点我科会议室6楼开展“肿瘤电场治疗机理与临床获益”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李荣清主任医师为我们授课,从GBM简介和治疗现状,TTFields治疗GBM的作用机制,TTFields治疗GBM的临床研究,指南推荐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治疗GBM最新进展,全科医护人员及研究生、轮转医生、实习同学参加了此次培训。
脑胶质瘤被认为是神经外科治疗中最棘手的难治性肿瘤之一,而胶质母细胞瘤(GBM)又是脑胶质瘤中发病率最高、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努力攻克胶质母细胞瘤但仍然无法治愈,目前在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尊严的前提下,帮助患者缓解疾病、延长生命是神经外科医生治疗的目标。在尽可能保护脑功能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术后同步放化疗和辅助化疗是脑胶质瘤的标准治疗,但患者复发率仍接近100%且预后极差,相较于肺癌、乳腺癌等癌种,脑胶质瘤近十年来都没有新的治疗方案,而近来大热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都纷纷折戟脑胶质瘤,医生没有新的治疗武器可用。
作为近十年来唯一被验证可以延长GBM患者生命的治疗方式,肿瘤电场治疗这种继手术、放疗、药物疗法之后的全新肿瘤治疗手段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日前,在第十六届亚洲神经肿瘤大会(ASNO)年会上,肿瘤电场治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用于新诊断的GBM患者的全球三期关键性临床研究EF-14亚洲人群亚组分析数据首次公布,证实在化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肿瘤电场治疗能够显著延长亚洲GBM患者的总生存期,成为学界和临床专家关注的热点。联用肿瘤电场治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较TMZ单用,联合使用电场治疗的患者多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反而降低。
肿瘤电场治疗的原理是利用特定电场频率干扰肿瘤细胞分裂,抑制肿瘤增长并使受电场影响的癌细胞死亡。据悉,在中国大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受理了肿瘤电场治疗产品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上市申请,近期也已被授予了创新医疗器械资格认定,为帮助完善我国脑胶质瘤患者临床亟需,推动临床患者诊疗走出了重要一步。李荣清主任认为,未来电场疗法可能会联合手术、全身治疗和放疗,成为实体瘤患者综合治疗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其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希望尽快惠及中国大陆患者,开启中国肿瘤治疗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