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肿瘤专科人才队伍建设,肿瘤内科主任董超组织科室开展CSCO常见瘤种指南的更新解读,共同学习临床诊疗新进展系列讲座,从而提高肿瘤专科诊疗水平和规范化治疗,积极推动科室临床年轻医师的临床诊疗思维与科研水平。系列讲座第一期于2023年8月23日,在肿瘤内科示教室,由副主任高嫦娥对2023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病理部分)进行解读。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肺癌中一种侵略性极强的病理类型,约占所有新诊断肺癌的13%,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有18万多例。它具有诊断晚、具全身转移倾向、复发频率高和预后差等特点,同时它对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也较高。通常,约三分之二的SCLC患者在诊断时已为广泛期,这也大大限制了治疗的选择。在过去30年中,尽管局限期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有了适度但显著的改善,但广泛期SCLC患者的治疗疗效仍然不甚理想。在病理方面,大部分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神经内分泌肿瘤标记物包括CD56、Syn、CgA,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M1)(具有较高特异性,2023CSCO指南新增),在具有神经内分泌肿瘤形态学特征的基础上至少有一种标记物免疫组化阳性且标记阳性的细胞数大于10%肿瘤细胞量可确诊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鉴别诊断时,Ki-67指数是区分SCLC与类癌的关键,SCLC的Ki-67指数一般较高(50%-100%);TTF-1在85-90%的小细胞肺癌中呈阳性表达;与LCNEC的鉴别一般通过形态学特点即可完成。
董超指出,通过学习,提高了全体科室医师对于小细胞肺癌诊治的认知,今后的工作中,全科上下要加强与病理科的联系,共同提高对新的肿瘤检测指标的认识,从而提高整体诊断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