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物向荣,近日,神经内一科邀请省内相关学科专家召开多学科神经免疫圆桌论坛,论坛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是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发起的“神经内科重点疾病诊治能力提升项目”之一。
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彭云珠到会,她要求,多学科合作不仅要提高医院罕见病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水平,更要担负起培养和指导全省神经内科专科医生,提高全省罕见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责任。
神经内一科副主任韩雁冰介绍了神经免疫病MDT建设的意义与需求,指出多发性硬化疾病与治疗的复杂程度,强调多学科整合及交流对于多发性硬化等多种神经免疫疾病的诊疗的重要性,期待神经内科与影像科等相关学科和各地专家同行通力合作,造福更多神经免疫疾病患者。
医学影像科李宗芳教授解读了最新的多发性硬化影像共识,讲解了2021 MAGNIMS制定的MRI的标准化内容,包括基础参数设定、诊断、监测和预后的标准化流程和报告出具,强调3D技术在临床扫描仪上的应用比以前更常规,介绍新共识推荐的基础MRI参数设定和标准化脑部MRI流程,并结合自己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案例成像详细给大家介绍了PML等的筛查和检测。不仅让大家了解的共识最新内容,也明确了MRI在协助神经免疫疾病MS的诊断和MRI用于治疗反应的预测的重要地位,以及神经内科与影像科加强交流的重要性。
庞爱兰副教授进行了多发性硬化治疗与规范化随访的授课,从流行病学数据为大家介绍中国多发性硬化的发病和治疗情况,结合目前的指南内容为大家阐述多发性硬化的治疗目标和中国可选择的治疗策略。随着国家对罕见病的高度重视,医院响应国家医疗建设号召,在提高MS治疗药物可及性的工作也走在省内前列位置,积极开通双通道,让更多的患者更方便的获及更适合自己的DMT的药物。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耿荔蓉、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坤、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李云、保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孙玉龙教授在线针对讲题与神经免疫MDT建设进行了交流。现场各位专家热烈讨论,希望在昆医大附一院的带领下能促进云南神经免疫医疗事业的发展。
韩雁冰表示,此次论坛的开展是神经免疫疾病多学科交流的第一步,期待更多场次更丰富内容的论坛不断开展,通过交流,不断提升云南神经免疫疾病诊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