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临床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有力推进医院学科品牌建设,6月8日,以“名家问诊学科建设,院士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建设重大专项推进会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吴玉章一行11位一流专家齐聚我院,为我院学科建设、技术创新、诊疗能力提升“把脉会诊”、贡献“良方”。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魏红江及团队专家应邀参加学科建设研讨。昆明医科大校长夏雪山,研究生院院长聂胜洁到会指导。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周佳、院长曾仲等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参加会议。
曾仲院长代表医院向关心、支持医院学科建设的各级领导和专家同仁们致以诚挚的谢意。从学科建设规划、优化体制机制、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等方面介绍了医院学科建设情况,并指出了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希望能在董家鸿院士专家团队的倾心帮助下,抓住发展机遇,整合学科资源,加强交流合作,搭建高端平台,形成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合力,集中力量在标志性研究成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努力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夏雪山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科是云南省唯一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及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引领支撑了云南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2022年由第一临床医学院作为牵头单位申报的临床医学学科获批“云南省重点支持建设学科”,迈入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的第一方阵。希望进一步完善学科顶层设计,优化学科建设路径,聚焦重点,靶向发力,构建学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强化其应用,以项目为载体不断把一流学科建设向前推进。
在了解医院学科建设相关情况后,董家鸿院士、吴玉章教授等与会专家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从学科特色凝练、团队及平台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社会服务成效等方面开展深入讨论并提出宝贵建议。吴玉章教授从免疫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安全角度对我院学科研究方向的“卡脖子”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并倡导临床医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应以“创造可应用的前沿知识,发明可产业化的先进技术”为目标。董家鸿院士对医院学科建设发展寄予厚望,认为我院学科建设凝练的6个研究方向能聚焦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并充分发挥云南的优势资源,具有重要和意义较好的前景。对学科各个研究方向的着力点、中长期的规划布局,以及如何把握方向,找准科学问题,在前沿未知重大科学领域取得突破给等方面予了很多前瞻性的具体指导,并指出临床医学学科应加快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尤其是带动免疫学、农学、生物学以及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同时,要整合学科优势资源,以打造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学科强,则医院强”,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是医院品牌的基石、吸引人才的基础,也是医院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发展业务的抓手。院士专家的真知灼见,站位高、视野宽、针对性强,为医院学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我院将进一步完善一流学科建设规划,从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临床研究、加速人才引育、做强团队规模、及早布局前沿方向、加强学科融合、推进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积极探索学科创新发展的最优路径,力争早出成果、出大成果,奋力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的全新突破,推动医院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会议现场
董家鸿院士对学科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吴玉章教授对学科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夏雪山校长到会指导并对学科建设发展提出期望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