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心脏内科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ICU)完成装修改造,于2021年5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经过近1年的运行,年初接受了省卫生健康委专家组的现场验收,达到重症监护病房建设要求,验收通过,标志着我科对心脏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迈上更高的台阶。
心脏重症监护病房设置始于上世纪60年代,目的是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集中统一监护,旨在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病情变化,采取措施及时干预,故称为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 CCU)。随着再灌注治疗技术普及,特别是冠脉介入手术的飞速发展,ACS患者经过再灌注治疗后大多数病情稳定,部分患者不需要到CCU病房,由此传统CCU病房的功能发生了改变,由冠心病监护病房转变为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 CICU)。收治患者的疾病谱由单纯的ACS转变为了以心泵功能不全为主所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和(或)多个脏器功能不全的心脏重症患者,涵盖了ACS急性期、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反复发作的恶性心律失常、爆发性心肌炎、高血压危象、高危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管理、合并其它脏器功能不全等多种危重疾病。为满足此类患者救治需求,我院心脏内科CICU病房从设计建设初期就以综合ICU标准进行建设,配备了高流量给氧装置、有创/无创呼吸机、床旁超声、床旁血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临时起搏器、血气分析仪器、凝血功能监测仪、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PICCO)、震动排痰仪、床旁心脏康复治疗仪等设备。满足CICU硬件条件的同时,医护人员的科学配备显得更为重要,科室专门成立了心脏重症学组,选派6名医师专门负责CICU病房管理,其中包括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具有博士学历5名,护士按人床比1:1配备。重症医护团队借鉴重症医学学科的理论、理念、知识、技术,病情诊断及分析回归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不单一针对心脏,更加重视患者整体脏器的功能改善及保护,将
重症医学与专科医学有机结合,提升心脏重症患者管理能力。自病房投入使用以来除心脏内科基本操作技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临时起搏器置入、IABP床旁置入、心包穿刺等外,也新开展了有创机械通气、床旁血液超滤、床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等重症患者治疗技术。期间重症医护团队成功救治了多例危重症患者,如呼吸心跳骤停通过及时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最终成功复苏;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在呼吸、循环器械支持下成功行穿孔封堵及冠脉血运重建;冠脉左主干急性闭塞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镇痛、镇静的治疗下,让心脏充分得以休息,最终康复出院等患者。
重症患的救治能力是学科发展的基本保障,能力有多强,学科发展就能有多高。相信随着CICU病房重症患者救治能力的不断提升,我院心脏内科的学科发展将越来越快、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