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南省医学会主办,云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承办,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协办的“云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肠道微生态研究与转化应用培训会议”于2025年1月11日—12日在云南昆明顺利召开。会议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负责人马岚青主持。
云南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舒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旻湖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舒方对云南省消化病学分会寄予厚望,指出分会未来发展方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旻湖院长对云南省炎症性肠病专病联盟的成立给予充分的肯定,强调头部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的交流,对未来基层消化医学的发展给予殷切希望。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缪应雷强调肠道微生态的发展前景和临床转化,表明“医工”合作的未来趋势。
为期2天的会议,邀请了多名国内消化领域知名专家,包括中山大学附属院长陈旻湖教授、西京消化病医院吴开春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李丽英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董卫国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李景南教授等围绕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开展专题讲座,展现研究最新热点与前沿,强调临床转化,共同提升我省消化病领域的整体水平,为云南省各地州基层医院消化同仁搭建共同交流、学习和分享经验的平台,确切加强了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提高基层消化医学领域专业技术水平。
会上正式启动云南省炎症性肠病专病医联体,并向25家联盟单位进行授牌,缪应雷阐述了云南省炎症性肠病专病医联体未来需开展的具体工作,各联盟单位代表表示将继续努力,将炎症性肠病诊治规范化,提升基层医院的专科能力,更好地服务于IBD患者。
会议同期举行第十届委员会青年学组换届选举会议,缪应雷主任委员介绍了本次青年学组换届选举会的意义,肯定了青年学组对云南省消化病学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同时也对青年医师们的未来工作方向做出指示,其中重点强调了“医-教-研”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基础科研在医师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副主任委员唐映梅回顾了云南省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学组的工作历程,并对云南省消化科青年医师提出殷切期望。
根据云南省医学会相关选举管理规定和流程,青年学组组长由分会主任委员缪应雷兼任,副组长采用民主竞选,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各位竞选人先后发表竞选发言后,由各委员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最终选举产生4位青年学组副组长:张峰睿副主任医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甜副主任医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张颖慧副主任医师(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李雯副主任医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缪应雷、为4名当选副组长颁发证书,并提名牟娅宁副主任医师(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梁浩住院医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青年学组秘书,负责协调相关工作开展。
1月12日,“云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专业学组换届及成立会议”召开。
经民主决议,聘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万苹主任医师为小肠疾病学组组长,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王建刚主任医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刘艳主治医师、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安启娴副主任医师为学组副组长。
聘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马岚青主任医师为中西医学组组长,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荣杰主任医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李娅琳主任医师、云南省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陈霞主任医师为学组副组长。
聘昆明市延安医院消化内科王辉主任医师为消化疑难重症学组组长,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张峰睿副主任医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寻琳婷副主任医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唐智祎为学组副组长。
聘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唐映梅教授为消化微创介入学组组长,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包维民副主任医师、云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医学科杨银山副主任医师为学组副组长。
此次会议不仅为云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推动消化病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云南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始终秉承“发展自身,带动全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合作宗旨,将优质医疗资源整合下沉,提高云南省基层医院消化内科医生的专科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