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是2012年3月5日由云南省卫生厅批准成立的云南省首家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微创中心,核定床位30张,为昆明医科大学博士及硕士授予点,目前以最先进的关节镜微创手术技术为主要治疗手段,集医疗、教学、科研以及运动促进健康为一体的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培训基地和临床诊疗中心。2022年2月7日,运动医学科迁至3号楼18楼与老年骨科合并,病床总数增至78张。2014年获批云南省运动医学研究中心、2015年入选云南省运动医学临床重点专科、2016年入选昆明医科大学“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运动医学)、2017年获批运动医学与关节镜技术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2017年认定云南省骨关节疾病诊疗省创新团队、2017年获批云南省陈世益专家工作站、2019年获批云南省骨关节疾病临床医学中心、2020年获批中国医师协会关节镜医师培训学院云南省基地。
目前,本学科在运动创伤、关节镜、脊柱内镜及运动促进健康四个领域处于国内同步及省内领先水平。本学科特色鲜明,主要开展各种急、慢性运动损伤、关节疾病及运动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个性化康复治疗,专业开展肩、肘、腕、髋、膝、踝六大关节的关节镜微创手术及脊柱内镜手术,手术创伤小、痛苦少、疗效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廉,是当今国际先进医疗模式“Day Surgery”的最佳体现。还积极开展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采用个性化快速康复治疗,患者疗效大幅提升。本学科率先针对不同慢病人群以及运动功能康复患者,在进行全面评估(健康筛查、体检、体适能测试、运动测试等)基础上,遵循FITT-VP原则制定科学合理、个性化运动处方,率先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本学科以“积极引进、重点培养、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稳定队伍”为指导思想,建成具有适应学科建设和发展要求、学风严谨、结构合理的优秀人才队伍,现有医护人员60名,医生26名,护理人员31名,技师2名,秘书1名。其中正高职称3名,副高职称4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6名,博士13名,硕士11名,硕士及以上学历占40%。现有云岭名医2名、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名,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名、云南省运动医学领军人才1名、云南省运动医学学科带头人2名,云南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3名。
目前,本学科已形成“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分子调控及靶向治疗、组织工程修复骨与软骨损伤、计算机辅助治疗骨与关节损伤”的三个优势特色研究方向,并获研究基金和平台建设项目共39项,总经费近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200万元)、省级重大专项2项(580万元)、省级国际合作项目1项(80万元)、省级重点项目1项(40万元)、省部级一般项目10余项(100万元)、人才培养项目4项(278万元)、厅级项目10项(20万元)、平台建设项目5项(8080万元);发表SCI论文20余篇,北大版核心期刊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省部级、厅级奖项20余项,获专利40余项。
本学科在李彦林教授团队带领下不断跃上新台阶并发展壮大,2012年率先成立云南省第一家运动医学科,开创云南省专业诊疗运动损伤的先河,2013年牵头成立云南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2015年牵头成立云南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2017年牵头成立云南省医院协会医学工程专委会、2019年参与筹备成立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2021年牵头成立中华运动教育康复学院云南分院,2017年还牵头成立立云南省运动伤病及骨关节疑难疾病诊治联盟(80个成员),先后建立云南省骨关节疾病诊疗示范基地9个,极大提高云南各地州、市、县级医院骨关节疾病诊治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并培养博士15名,培养硕士45名,成功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教班15期,骨关节疾病诊疗新技术下基层活动20次,培训基层医师上千名,开展义诊及健康宣教活动上百次,义诊惠及患者万余人,促进云南省运动伤病及骨关节疾病诊疗水平大幅提高,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姓名:蔡国锋 职称:主任医师(医编)
导师类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运动医学科 招生专业:运动医学
招生类型: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
研究领域:髌骨不稳、髋关节镜技术、骨关节炎
导师简介:蔡国锋,男,1978年4月出生,博士,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四、五届青年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运动医学学科带头人,近3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一)1项,云南省卫健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1项,第一作者发表相关SCI论文2篇,北大版核心期刊2篇,科技核心期刊1篇,申请并获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编书籍2本。AJSM、BJSM中文版青年编委、AP-SMART 青年编委。擅长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肩、膝、髋各种运动损伤及关节疾患。
姓名:何川 职称:副主任医师(医编)
导师类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运动医学科 招生专业:运动医学科
招生类型: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
研究领域: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关节损伤和疾病、运动医学
导师简介:何川,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关节镜微创手术诊疗肩、膝、踝等关节的损伤和疾病。入选云南省“兴滇人才”培养计划、云南省卫健委运动医学后备人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35”高层次学科带头人项目。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膝关节、踝关节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师分会足踝学组青年委员、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中文版青年编委、中国西部运动医学关节镜联盟委员、云南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委员、云南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足踝学组组长。曾赴英国、泰国、香港等国内外多家先进医疗机构进行访问学习,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中华牌等国内外论著20余篇,申请并获得多项专利,出版著作4本。
姓名:李彦林 职称:教授(教编)
导师类型:博、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运动医学科 招生专业:运动医学
招生类型: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
研究领域:骨关节损伤的修复与重建
导师简介: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云岭名医、云南省第十二届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华运动康复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第五届运动医疗分会常委;云南省医学会及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主持国自然等科研基金项目2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2部,参编5部。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长期从事关节运动损伤的防治及骨关节炎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擅长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的急慢性损伤和肌腱、肌肉、韧带损伤等各种疑难疾病的诊治。
姓名:宋恩 职称:副主任医师(医编)
导师类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运动医学科 招生专业:运动医学
招生类型:专业学位
研究领域: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导师简介:学术任职:欧洲神经及脊柱外科协会(EANS) 会员;国际神经内镜联盟(IFNE)会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修复与重建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入选“兴滇英才”及云南省高层次卫生计生技术人才计划。主编专著2部,参编、参译专著5部,主持国家及省厅级项目5项,在研4项。执笔全国专家共识1篇,近五年发表中英文文章20余篇。申请及授权专利7项。原创关节镜辅助单孔脊柱手术(AUSS)/单孔非同轴脊柱内镜手术(UNSES)技术。原创“骨锚定法”、“缝线桥法”纤维环缝合等10余种纤维环缝合方式。多次在EANS,IFNE,ISMISS,SICOT,PASMISS等国际学术会议发言推广AUSS/UNSES技术。
姓名:王国梁 职称:副主任医师(医编)
导师类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运动医学科 招生专业:运动医学
招生类型:专业学位
研究领域:运动医学及骨关节炎疾病的防治
导师简介:王国梁,博士,副主任医师,云南省中青年技术创新人才,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分会青年委员、云南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运动创伤的诊断和治疗和骨关节炎疾病的防治。擅长肩、膝、踝等关节的运动损伤的诊治及相关疾病运动处方的制定。共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EI 论文8篇,核心期刊论文10篇。持云南省科技厅项目2项,云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校级教研教改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4项,获得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22年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
姓名:王坤 职称:副主任医师
导师类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运动医学科 招生专业:运动医学
招生类型:专业学位
研究领域:四肢关节运动损伤的防治
导师简介:骨科学硕士,运动医学博士,云南省卫健委医学学科后备人才,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云南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手腕学组副组长,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运动伤害分会西部联盟秘书。主持云南省科技厅面上项目等课题5项,发表中英文期刊10余篇,主编医学专著2部,其中《一本书读懂科学运动》荣获国家科技部优秀图书荣誉称号,授权专利5项,主持开展临床新技术5项。擅长以关节镜微创手术技术诊治四肢关节运动损伤等疾患,率先在云南省开展关节镜下单通道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等微创手术。长期从事关节运动损伤的防治及关节炎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获云南省科技成果奖及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