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基层党建
  当前位置:首页> 党群工作>
感染疾病科党支部,让党旗在战“疫”中高高飘扬

 哪里有战“疫”,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感染疾病科在全院战“疫”中承担了隔离收治工作,处于前线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及23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凝聚科室力量共同抗击疫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党旗在战“疫”中高高飘扬。正是这样一群可亲可敬的白衣战士,在守护昆明、守护云南、守护祖国、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让党徽在胸前闪耀

担任感染疾病科科主任、党支部书记以来,李武在工作中一直坚持着“有任何差错是科主任、党支部书记、护士长的;有功劳是全体感染科人的”的原则。他认为,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正是在感染疾病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党员干部才能随时冲锋陷阵,全体医护人员才能挺身而出。抗击疫情期间,李武主任和杨海秋护士长带头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杨春霞医生为患者做了咽拭子筛查;副主任医师段志文连日加班到晚上11点,骑车回家途中不慎跌入水沟,全身湿透,满脸是血,第二天上午准时早交班;护士长杨海秋不顾药物过敏,满脸疹子,毅然带病坚守一线岗位;副护士长马芳为隔离收治的印度籍留学生出院时协助办理了出境所需的资料与证明;高年资护士柏国艳经常忙到深夜才回家,不能及时尽孝照顾好多年患有肾衰竭的母亲。因为全院上下的大力支持和支部全体党员的担当作为,才让疫情期间的感染疾病科运转有条不紊。李武主任指着工作牌上的党徽说:“有党徽在,心里就是踏实的”。

41

42

43

最“热”的冬天

在任何困难面前,党员干部都要带头冲在前。由于应急物资紧张,为了节约每日的防护服消耗频率,感染疾病科的所有医生和护士宁愿不喝水、不上卫生间,也要尽最大的努力将穿戴防护服的时间延长。当所有医疗及护理工作做完后,他们默默离开时,一些同志脸上因为佩戴口罩出现了皮损,一些同志头发早已被汗水浸湿,衣服拧出水来也很常见,他们笑称,这是最“热”的冬天。

44

45

连续驻扎在科室的医务工作者

疫情当前,容不得半点麻痹大意,作为科主任、党支部书记的李武身先士卒,他一连十几天都在科室和省内各大医院间忙碌着。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休息时间和轮换空隙,但他还需时时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紧张的战斗状态,直至取得抗击疫情的完全胜利。

护士曾珍及汤丽沅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后便没有回过家,但她俩始终毫无怨言,即使轮到她俩休息,也自愿承担起全科工作人员工作服和隔离鞋挂放区的消毒工作,并协助其他医生和护士救治患者,一直战斗在防控前线。汤丽沅最近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主动在第一线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46

47

没有“新闻”的感染科

作为感染疾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防治传染病、尤其新发传染病,是他们的使命和职责。秋末初冬以来,感染疾病科多次进行了“流感”、“不明原因肺炎”和“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全员培训,并做好防控物资的准备,建立了感染疾病科大楼应急预案。疫情来袭,感染科全体医护人员24小时内及时返回工作岗位,为保障人民安全,不辞辛苦、默默奉献,全身心投入到春节疫情防控第一线。年三十早晨,李鲜丽、杨春霞两位医生刚下高铁来不及进家门,又登上回昆的高铁;还在哺乳期的陆丽蓉医生主动返回科室加入临床救治工作;退休护士张红兵自发每日到科室进行喷洒消毒,主动承担科室后勤工作。正是因为这样的强烈的担当精神和极度负责的态度,支部书记李武才说:“感染科人只做了和平常一样应该做好的临床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截止2月9日晨,本院及呈贡发热门诊共接诊2470例发热患者。隔离病房收治125例,出院113例。

48

驰援一线的“外科”医生和护士

作为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发热门诊和定点医疗救治医院之一,全院先后有22名医生和16名护士及时支援感染性疾病科共同抗击疫情,为全院筑起一道牢牢的防护线。“外科”医生和护士们成为了感染性疾病科抗击疫情的一线普通医生和护士,他们在统一完成感染性疾病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护知识专题培训后,有的医生护士到发热门诊收治患者,有的则投入到隔离收治病房的临床工作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驰援一线的“外科”医生何黎、缪应雷等和护理工作者们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著名专家、高年资医生和护士感到丝毫委屈,反而以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履行着作为一名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职业使命。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