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大医院)胸心外科创建于1958年,是云南省最早独立建科的胸心血管外科单位。1994年胸心外科分为胸外科和心脏外科,为国内较早成立独立胸外科的单位之一。于2023年4月由胸外科更名为胸外科。胸外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在云南及周边地区享有盛誉的现代化科室,整体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地位,部分达到西部地区先进水平。
在医院及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建设和几代人的努力,科室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云南省乃至西南地区著名胸外科之一,病人来源覆盖云贵川以及东南亚地区,手术量已跃居西南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前列。科室开展病床140张,设有专科监护室、肺移植研究室、胸外科功能室及肺功能康复训练室等单元。科室拥有先进的医疗、科研仪器设备,如Sarns体外循环机、Bennett呼吸机、胸腔镜、肺功能仪、Olympus电子支气管镜以及Pentax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仪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诊断手段相结合,促进了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室开设了射频消融、肺结节及胸部疾病微创特色门诊,实施规范化的临床路径管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临床初诊符合率96.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5%,治疗有效率达98%。科室年门诊量达60000多人次,收治病人8000余人次,开展专科手术近3500例/年。科室的业务范围涵盖了胸部各种组织器官如胸壁、胸膜、气管、支气管、肺、纵隔、膈肌等良恶性疾病,许多疑难病症得到了有效诊治,复杂手术和重大抢救获得成功,部分技术为省内独家开展,甚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拥有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临床经验丰富、服务意识强、结构合理的医护队伍。目前在职医生31名,教授、主任医师6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讲师10人,住院医师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是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学术造诣较高、研究能力较强、后备力量雄厚的专业学术队伍。
科室高度重视临床技术创新工作,近年来多人次赴国外留学及进行学术交流,或在国内外著名医院研修学习;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百篇,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百余次。每年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多项,并开展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形成明显的技术特色和专科优势。目前结题国自然基金1项,卫生部课题1项,云南省级课题多项,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作为
主要人员参与十余项,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科室获得了云南省、卫生厅科技成果奖多项,每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年均3篇。科室积极提高教学水平,高质量培养各种层次本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科室培养来自云南省各地及周边医院进修医师近50余名。
科室现为卫生部肺癌微创手术治疗规范化研究课题承担单位、中华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全国委员单位、云南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委会和云南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云南省抗癌协会委员单位、卫生部住院医师(心胸外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基地,云南省胸部疾病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为医院优势发展学科。全体科室工作人员本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愿意为云南省及周边省市和国家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姓名:雷又鸣 职称:主任医师
导师类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胸外二科 招生专业:心胸外科学
招生类型:专业学位
研究领域:肺、纵隔、食管、乳腺的临床诊断及微创手术治疗
导师简介:博士,云南省高层次医学学科带头人、云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云南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胸外科专委会委员、云南省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预防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分会常委、昆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委员;主持和参研国自然、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SCI收录论文15篇,总影响因子≥50分,单篇最高影响因子9.22分(JCR I区);主编和副主编专著3部;获胸外最强音手术视频大赛云南分赛区二等奖;中国医师节“优秀医师”称号。
姓名:刘寅强 职称:主任医师(医编)
导师类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胸外二科 招生专业:胸心外科学
招生类型:专业学位
研究领域:肺癌肺结节方向
导师简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号楼胸外二科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云南省兴滇医疗人才,云南省卫生高层次人才胸外科后备人才。曾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总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等交流学习;主持云南省科技厅-昆医联合专项2项,主持云南省教育厅基金1项,主持云南省卫生厅基金1项,主持云南省卫计委后备人才基金项目1项,主持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1项,主持2018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肺癌方向研究基金1项,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1项,参与国家基金1项,参与省级及厅级科研项目数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著20余篇,SCI杂志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特邀审稿人,实用新型技术专利2项,主编《心胸外科疾病临床规范诊疗》,参编专业书籍2部。
姓名:施云飞 职称:主任医师(医编)
导师类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胸外二科 招生专业:胸外科
招生类型:专业学位
研究领域:肺癌基础与临床
导师简介:施云飞、男、56岁、主任医师、昆明医科大学附一院胸外二科主任、支部书记,从事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5年,长期致力于胸外科各种疾病的研究,特别擅长对肺癌外科治疗和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及肺癌免疫微环境的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1部,曾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1项,省级2项,院厅级2项,获得曾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卫生进步三等奖1项。现担任中华医学会云南省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云南省胸外科质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等职务。
姓名:杨林珠 职称:副教授
导师类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胸外一科 招生专业:胸外科学
招生类型: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
研究领域:胸部肿瘤的基础和临床
导师简介:杨林珠,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9年出生,2007年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长期致力于成为一名纯粹的医生,秉承病患利益最大化原则,为病患解除病痛。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4篇被SCI收录。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4项,其中主持在研联合专项科研项目1项。出版主编和副主编专著各1部、参编专著3部。2016年及2020年2次获昆明医科大学“三育人”称号;2017年获“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工作优秀教师”称号;2013年、2014年、2016年、2019年及2022年5次获昆医大附一院“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获昆医大附一院“三优”共产党员称号。
姓名:杨延龙 职称:主治医师(医编)
导师类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胸外一科 招生专业:外科学
招生类型:学术学位
研究领域:胸外科临床与基础
导师简介:杨延龙,胸外科专业,医学博士,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青年人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35”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CSWOG肺癌专委会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协会肿瘤放疗与药物治疗专委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云南省基础研究项目1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昆医联合项目-青年博士项目1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博士科研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 10余篇,参译《癌症分子生物学》,作为项目完成人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项。
姓名:张璟 职称:主任医师(医编) 教授(教编)
导师类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胸外一科 招生专业:外科学
招生类型: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
研究领域:胸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导师简介:男,外科学博士,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一科主任医师。云南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胸腔镜学组副组长,云南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云南省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肺癌防治协会委员等多个学术任职。主要研究方向为胸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科研联合专项基金1项,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参与国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北大核心期刊5篇。主编专著2部,专利2项。
姓名:赵云平 职称:主任医师
导师类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室:胸外一科 招生专业:胸心外科学
招生类型: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
研究领域:肺癌、食管癌、胸外科疾病临床诊疗
导师简介:赵云平,男,汉族,196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现任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一科主任、党支部书记。
1993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2012年任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胸外科主任;2017年至今任职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胸外一科主任。
从事胸外科临床医疗工作28年,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肺部疾病、食管疾病、膈肌疾病、纵隔疾病、胸壁疾病和胸膜疾病等的外科治疗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独立和指导下级医生完成食管癌切除,结肠代食管术、各式肺切除、纵隔肿瘤切除等大型胸部手术。长期从事肺癌、食管癌及纵膈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尤其擅长胸外科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主持或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国外SCI收录论文15篇,主编和副主编4部,参编专著7部,获省部级医疗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