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老年神经内科抗生素相关使用原则培训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抗生素种类较多,临床应用也极为广泛,其使用的合理性与患者的康复及医院的医疗质量密切相关。但近年来由于应用不合理或滥用抗生素现象日见突出,几乎成为全球问题,我国有关专家多次呼呈,合理应用抗生素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不断总结临床应用抗生素用药中一些基本规律,使抗生素的使用达到科学合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抗生素在救死扶伤的重要作用,我科邀请临床药学科冯医生对我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学习,现将学习情况进行如下总结:

1正确选择原则

抗生素使用的五大原则有1、遵循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2、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3、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4、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防止反应应用抗生素。5、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抗生素因为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摄入的剂量要严格的控制,且在服用抗生素的同时不能滥用其他的药物,防止发生其他的药物反应。

2严格掌握适应证原则

抗生素的应用必须根据临床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原则,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切忌轻率和盲目地应用。对发热病人不能见热即用抗生素,应区别病因,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对已确诊为病毒感染者,除重症乙型脑炎、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等与预防继发感染而适当用抗生素外,其他病毒感染一般不必用抗生素。

3慎重配伍原则

多种药的同时并用或联合用药,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有时因配伍不当,或盲目地联合用药,会降低疗效,或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在联合或合并用药时,要注意抗生素之间或抗生素与其它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问题。如两种以上抗生素均需同时静脉滴注时,不仅要看溶液的澄明度及颜色有无改变,尚应考虑药物效价是否会降低,更重要的是了解两种药物配伍时对抗菌活力的影响。目前主张抗

生素最好单独静脉滴注,避免与其他药物配伍。克服临床上往往只重视联合或合并用药的有益作用,而忽视不良反应的作法。医生的职责不仅要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还要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4联合用药原则

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目的在于获得协同作用,减少或防止耐药菌的产生,并减少联合用药中个别抗生素的用量以减少毒性反应,从而提高抑菌或杀菌效果。临床实践证明,联合用药并不是对所有病例都能获得所希望的增强效果,甚至少数情况下疗效反而有所降低。联合用药可以发生“无关、累加、协同、拮抗”4种结果。

5严格控制预防用药原则

尽管抗生素的临床适应证有明确规定,但滥用或不合理用药状况仍十分严重,造成“药害”流行。例如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所引起,抗生素并无疗效,而临床上应用者却并不少见,实属有害无益,若应用抗生素预防的目的在于防止一二种特殊细菌侵入而发生的感染,则常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不仅可引起感染致病菌高度耐药而且不易控制。

6强调综合治疗原则

传统的临床治疗,多侧重于药物观点,而往往忽视综合治疗。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抗菌疗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感染的最后控制以及致病菌的清除,有赖于人体本身的防御免疫功能。因此,为取得最终的治疗成功,应采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综合治疗措施,如心理治疗,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原发病的处理、局部病灶的清除、水与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纠正、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及膳食的合理调节等因素均不可忽视,不应过分强调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人体的内在因素及其他因素,以保证药物收到预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