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附一院召开专题会议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省管县用”对口帮扶机制落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王予波省长提出的“真帮、真扶、真对口”要求,聚焦基层卫生机构学科建设中的突出短板,组织做好“省管县用”人员的增派工作,高质量完成省委省政府和省卫健委关于对口帮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任务,发挥好“省管县用”机制作用,8月17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昆医大附一院”)在5号楼会议室召开“以专家工作站助力学科发展”专题会议。昆明医科大学党委委员、昆医大附一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曾仲,昆医大附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梁红敏,医院院务部、人力资源部、医务部、科技教育部、党委宣传统战部、事业发展部负责人和10所受援医院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梁红敏主持。 

帮扶1

 

会上,鲁甸县、永善县、镇雄县,云龙县、梁河县、景洪市、大关县、江城县、弥渡县和沧源县共10所人民医院领导就学科建设和需求进行发言,重点阐述了医院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瓶颈、帮扶所需和帮扶内容等方面情况。

帮扶2

 

曾仲在听取发言后,就下一步如何更加精准地对受援医院进行对口帮扶与参会代表进行探讨。他指出,针对各受援医院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昆医大附一院将全面落实优质医疗资源“省管县用”对口帮扶工作,以建立基层专家站为切入口,以学科建设为突破口,以补齐短板和提升能力为重要关口,加强组团帮扶,完善学科建设,提升重点学科,建设特色学科,提高受援医院学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曾仲表示,优质医疗资源“省管县用”对口帮扶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标一方面在于建立现代管理医院制度,通过帮扶带动医院在管理方面提升,争取让帮扶医院达到和昆医大附一院一样同质化管理,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在于真正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帮扶基层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实现帮扶医院能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优质的、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让“大病不出县”,让当地老百姓在县级医院就可以享受到省级医院的医疗待遇。
 
曾仲强调,当前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我们要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今天召开“以专家工作站助力学科发展”专题会议,旨在总结我们帮扶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及需要改进的方面,摸清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基本需求,为下一步针对性帮扶基层提供依据。昆医大附一院将切实做好传帮带,全方位、立体化地将“组团式”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在人才培养、团队打造、学科建设、技术提升、管理能力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和帮助,促进受援医院高质量发展,合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昆医大附一院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抓好“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2022年以来,已安排三批医疗队共70名医师,分赴永善县人民医院、鲁甸县人民医院、镇雄县人民医院等10个基层医药卫生疗机构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切实做到发挥学科优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昆医大附一院医疗队到达受援医院后,每一名队员都会选择1至3名医生进行“师带徒”手把手教学,在医疗技术、医德医风上进行帮扶、指导。医院还开通进修绿色通道,接收受援医院进修人员100余人次,加快业务骨干培养。同时采取线上线下、远程网络培训、“走下去,送上来”等多种方式提升受援医院医疗服务人员水平。
 
结合受援医院学科建设实际,指导受援医院加强学科建设。截至8月15日,已指导受援医院筹建新开专科6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0余项。昆医大附一院检验科副主任、永善县人民医院“省管县用”院长刘子杰介绍,2023年积极引进省级医疗资源下沉,已建成生殖遗传、口腔、儿科、重症医学和肝胆外科专家工作站;并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帮扶队员在永善县人民医院开展了CT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颈内静脉穿刺、声门下吸引等新技术4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