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新型冠状病毒常见症状及如何对症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除了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及抗原检测判断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一、新冠感染后常见临床表现:

1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使用指末氧仪器检测可发现指末氧饱和度≤93%。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等。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热度高低并不是判断重型、危重型的标准,部分重型、危重型无明显发热。

病情危重病例多见以下人群:

2

 

儿童症状相对较轻,发热持续时间短暂,部分儿童及新生儿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极少数儿童可有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出现类似川崎病或不典型川崎病表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或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等。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皮疹、非化脓性结膜炎、黏膜炎症、低血压或休克、凝血障碍、急性消化道症状等。一旦发生,病情可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怎么办?

要不要去医院呢?好纠结。

1、我发热了,好冷啊!

3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数人出现发热,热度可为低热,也可高热达到40℃以上。

发热在38.5℃以下,无抽搐、无神志障碍等,可采取物理降温,如热毛巾湿敷。如果病人感觉热得不舒服,也可以采取冷毛巾湿敷。湿敷部位包括额头、手心、脚心、腋窝、腹股沟、颈部等。叮嘱病人多喝温开水、淡茶水等以补充足够的水分。

发热超过38.5℃伴有全身酸痛不适,可口服解热镇痛类药物退热,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控制口服药物剂量,不要超剂量服药,以避免肝脏、胃肠道损伤等。

如果发热伴突然出现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需要考虑高热惊厥,需紧急医院就诊。

发热超过72小时且无下降趋势或发热反复超过一周,建议及时医院就诊完善胸部CT检查排除肺炎可能。

4

 

2、咽喉好痛啊,刀片割了吗?

新冠病毒感染多引起咽喉疼痛。可以多喝温开水、淡茶水,含服清凉利咽含片等,一般持续3-5天可好转。

3、咳嗽咳得躺不平了


 

新冠病毒感染后多有干咳,可口服止咳药物如复方甲氧那明、孟鲁司特钠、止咳平喘中药等,不建议盲目口服抗菌药物。部分人干咳后会出现咳嗽咳黄脓痰,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此时可考虑口服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阿奇霉素等治疗。如咳嗽伴有明显胸痛、胸闷、气喘或咳嗽伴有指末氧饱和度下降,建议医院就诊完善胸部CT检查排除肺炎。

4、全身酸痛起不来了

新冠感染后出现全身酸痛一般是在发热时出现,随着热度的恢复,全身酸痛可以好转。所以在体温升高超过38.5℃伴随全身酸痛可以口服解热镇痛药物。如果体温在37.3到38.5℃之间伴有全身酸痛不能耐受,也可以考虑口服解热镇痛药物缓解症状,但要警惕这类药物的副作用,避免过量服用。

5、恶心呕吐、腹泻,什么也吃不下了

新冠感染后部分感染者出现食欲下降,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可以口服抑酸护胃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及胃粘膜保护药物如硫糖铝片等改善症状,如腹泻,可以选择蒙脱石散、肠道益生菌口服,饮食可以选择白粥或烂糊面条或馒头等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温开水、淡茶水补充足够的水分。

6、乏力不适,什么也干不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人出现乏力不适,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如何改善乏力不适呢?膳食调整和运动是有效改善乏力不适的不错选择。

新冠感染康复后饮食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①谷薯类食物(250-400g/天),包括大米、面粉、杂粮等;

②优质蛋白类食物(150-200g/天),如瘦肉、鱼、虾、蛋、大豆等,尽量保证每天一个鸡蛋,300g的鲜牛奶,总脂肪供能比达到膳食总能量的25%-30%;

③烹调油25-30g/天;

④蔬菜500-800g/天,水果200-350g/天,多选深色蔬果;

⑤保证充足饮水量:1500-2000ml/天,多次少量,主要饮白开水或淡茶水;饭前饭后菜汤、鱼汤、鸡汤等也是不错选择;

⑥少盐(不超过5g/天),少糖(不超过25g/天);

⑦对于食欲较差、进食不足的患者以及老年和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使用营养强化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或营养补充剂,适当补充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和微量元素等。

新冠感染后需选择适合的运动:恢复期的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散步、快走是最好的选择,可以根据自身承受力,坚持每天走6000-10000步。坚持少坐,多走动,每小时站起来动一动,更有助于早日康复。中医的康复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都是不错的选择。